我们把藏干用表来表示会更直观,如下:
十二支藏干表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癸 |
己辛癸 |
甲丙戊 |
乙 |
戊乙癸 |
丙戊庚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丁己 |
己丁乙 |
庚壬戊 |
辛 |
戊辛丁 |
壬甲 |
为了记下这个规律,特编首歌谣如下: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从。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己丁共宗。
申藏庚金壬水戊,酉宫辛字独丰隆。
戌中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细心的读者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基本上每一个地支所藏的干都有相生的关系,如丑藏己辛癸,己—辛-癸连续相生;寅藏甲丙戊,是甲-丙-戊连续相生等等,只要记住这个规律容易记多了,因为每一个地支的五行属性都跟它的本气相同,然后再由本气根据相生关系推出中气和余气。
下面我们再用谐音法来记住这个规律。
丑中鬼信你(癸辛己)
辰中勿给予(戊癸乙)
巳中饼更硬(丙庚戊)
未中泥子钉(乙己丁)
戌中勿信他(戊辛丁)
申中更无人(庚戊壬)
亥中人家(壬甲)
寅中假饼?真可恶!(甲丙戊)
|